廉江的历史沿革
时间:2023-03-18 08:03:34出处:知识科普阅读:
廉江的历史沿革
它属于秦湘县;汉合浦县。属高梁县,高梁县,晋;南宋、齐属洛州郡、高梁郡。
南和陈分别在石龙县、县、洛州县。
隋朝仍属高州市高良县石龙县。公元622年(唐高祖武德五年),石龙县建石城县,属洛州(注:洛州城址位于河唇镇龙虎村东侧,面积约6万平方米。这个遗址的布局有明显的模仿唐代长安城的迹象。1962年,这座城址被广东省****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当时,赵一和零绿县建在县城的西部和西南部。唐天宝元年,赵一县改为赶水县,史称石城县初。)公元623年(唐武德六年),洛州迁移至石城县。
唐玄宗天宝元年,以连江为名,改称连江县。1972年(宋太祖开宝五年),撤销螺洲,撤销连江、赶水两县;167年(南宋孝宗道三年),石城县复析。元代属化州道。
368年(明洪武元年),为化州首府。374年(洪武七年),属化州。376年(洪武九年),属高州。
在清朝,它属于高州。1912年(民国元年)至3年,属高州路。1914年(民国3年),石城县改为连江县,属高州道。1920年(民国9年)废除道统,仍属高州善后。
1923年(民国12年),它是八国联军总司令部所在地,位于高磊连秦琼崖罗阳。1926年(民国15年),八国联军全部消灭后,隶属广东南路行政公署。1936年(民国25年),隶属广东省第7行政区公署。1949年(民国38年)至新中国成立前夕,隶属广东省第14区行政督察署。
1949年11月11日,连江县解放,隶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。1950年9月,它属于高磊地区。1952年11月,属粤西行政区。1956年2月,隶属广东省湛江地区。
1959年1月,连江、濉溪、海康(南渡江以北部分)合并为贝勒县,属广东湛江特区。1960年11月,贝勒县更名为雷州县,属广东湛江特区。1961年3月,撤销雷州县,恢复连江、濉溪、海康三县。
按原县域划分归属。1978年9月,隶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公署。1983年9月实行市**县体制,隶属湛江市。
1993年12月,经**批准,连江撤县设市(二级市)。由广东省直接管辖,委托湛江市代管。
我想问问廉江有什么好吃的
廉江有什么好吃的?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连江美食。店内有鸡肉饭、汤猪肉、广海鸡、石角红烧肉、衡山锅贴、河唇山生姜鸡汤、河唇山鱼头汤、炒菜用簸箕店、精制红薯粥、甜糯米等等。
生鱼片粥安普的生鱼片粥使用了10多种调味品,如生鱼、海螺、叉烧、油炸小海鱼、炖鱿鱼干、鸡肉、瘦肉、叉烧、鸡肉、猪内脏、猪油渣、海鱼、青菜、虾饼、鲜鸡蛋等。煮了半天的粥就可以吃了。
另外正宗的安铺生鱼片粥是用柴火文火熬制的。店主一般在开市前两个小时就开始煮粥,用精选的珍珠香米,用小火在大锅里慢慢煮。在煮沸过程中,应不时加水并搅拌
夏天连江的大街小巷都是吃米粥的小店,一般备有苦瓜干、黄瓜干、萝卜干、甜蒜、花生、熟鸭蛋、辣椒酱、空心菜、腌柠檬芽等。**的还有牛肉干、生橄榄鲜鱼、红切鲸鱼、白切鸡等。尤其是廉江人吃宵夜的首选之一。蒸油畚箕和煎炒菜畚箕。一般以蒸熟为主的吃法。冬天天气冷的时候,把簸箕切成小块,放锅里加热,放出花油,酱油,翻炒,放入蒜苗或葱花。可以吃。在寒冷的冬天,吃个热的簸箕做饭也是一种享受。
簸箕由大米、生粉、清水、熟芝麻、花生油、酱油、辣椒酱、大蒜制成。制法:将大米洗净,用清水浸泡3小时,捞起,放入石磨中,边加清水边磨成米糊,加入适量生粉,拌匀,制成米糊。蒸锅水开后,分几次将米粉糊倒入托盘或小簸箕中,蒸熟。吃法:夏秋季节,将簸箕切成小方块,撒上芝麻或拌上蒜、酱油、花生油;春天,把簸箕切成小方块,翻炒,加入辣椒酱。
特点:白、软、滑、爽、咸。功能:补中益气,止烦止渴。这种小吃,尤其是安铺和衡山的,味道很好。
菜头_(萝卜糕)豆腐花在安铺有一家卖菜头_,芋头糕的老字号店。现在廉江市广场路和东街交叉口**大道附近有几家菜头_小吃店。菜头_是连江的老字号,菜头_小吃店那里会有豆腐花,也是值得介绍的一大美食!吃一道菜配一碗滑嫩的豆腐花,绝对是经典搭配。糯米_糯米饭团用糯米粘好,加糖水,淋上磨好的黑芝麻。这是甜蜜的人的最爱。咬一口之后,糯米、芝麻和糖浆的甜味会留香。
但是,安铺卖糯米的都是鬼。想吃糯米,还得靠运气。目前廉江市没有卖的。寿桃_寿桃糯米、糯米、花生仁、黑芝麻、白糖为原料,熟面粉为糯米皮,花生馅、芝士。
麻馅糍,捏好寿桃糍后,点上红印,即可以吃。人们吃寿桃糍为讨个大吉大利,延年益寿,同时它也是探亲访友的好礼品。平时一般市面上比较少卖,一旦到了大年初二开始,走亲戚的开始多了,各乡镇的街上都会有数十档做寿桃_的。
_仔糖_仔糖由精面粉制成面团,然后用刀或者用手直接扭(切)成小粒状的细小面团,之后用糖水煮之,煮出来的_仔糖爽口弹牙,滑而不腻,另有一种用植物(鸡屎藤)打粉制成的黑色的_仔糖,更有清凉下火,去热解暑的功效,廉江旧****门口的金地糖水档的比较出名。安铺粉属于米粉中的一类,在口感和质地上,可以和陈村粉,沙河粉在广东并列三甲之列,用靓米制成的安铺粉爽口,弹牙,再用特制的料混合,呢个味正!安铺粉最原味的吃法是用一点酱油,一点点花生油,外加几个蒜米混合做拌料食用,这个吃法,这个味道才是最正宗的安铺粉,一般廉江市区的大小早餐档都会有吃。番薯粥原是本县**生活**所迫。80年代后,随着**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口味的变化,廉城、安铺都兴起了食番薯粥热,街头巷尾摆起了众多的番薯粥摊档(一般是在鸡饭摊档中备有),成为廉江饮食业中一个新鲜小食品。
用料是番薯、清水和少许白糖。制法:先将新鲜番薯洗净、削皮、擦成丝,用清水洗去粘附在薯丝上的淀粉,滤干水分;再清水煮沸,投入薯丝,待至将熟时下白糖即成。成品清凉爽口、微甜,若加以煎咸鱼配食则更具风味。
良垌广海鸡广海鸡又名清水鸡,是良垌镇刘水海首创,味道特别好。其鸡为自己鸡场饲养,鸡型瘦小,是专门吃虫子、散养长大的,肉质细嫩无污染,重量控制在500克左右,母鸡控制在成熟期产蛋前上厨。食清水鸡必以一碗浓汤蘸点伴食,此汤极为鲜美,配方秘而不传,故名清水鸡。
广海鸡已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。石角扣肉石角扣肉制作:带皮五花猪肉1000克,酸菜200克。调料:酱油20克,清油1000克(约耗50克)。做法:(一)把猪肉的肉皮刮洗干净,放入冷水锅中,上火煮至八成熟,捞出用净布擦去肉皮上的水分,趁热抹上酱油。
(二)锅上火,倒入清油,烧至八成热,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锅中炸至深红色,捞出晾晾,皮朝下放在砧板上,切成7厘米长、2厘米厚的大片,中间再横切一刀,不要把皮切断。(三)将肉朝下整齐地码在碗肉,肉上放酸菜,均匀倒入酱油,上蒸锅蒸约30分钟至肉软烂,取出扣在盘子里,一盘热气腾腾、香味扑鼻的石角扣肉就完成了,咬在嘴里,香嫩的一层肥肉与香浓的一层瘦肉一起喷出了各自的精华,交杂在一起就是石角扣肉的美味。塘蓬镇生_猪肉塘蓬镇生_猪肉是当地闻名的名菜佳肴,黄治胜制作的生_猪肉肥甘而不腻,味特香醇,2003年获廉江市最佳旅游美食产品称号。
肉料选自当地农家饲养的家猪。制作:先把精选好的猪肉洗净,切成块约0.1公斤,炖熟透干水后,下生抽、腐乳等配料,用猛火炖10分钟,再用文火慢炖入味起锅,佐以酸菜等。白切鸡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,但安铺人尤其喜爱白切鸡,它是安铺人节日加菜、宴客的第一菜。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,二重煮鸡,三重配味。
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,绝无用饲料鸡和大骨鸡;煮鸡要求慢火煮浸,熟至八九成即可;配料用沙姜、蒜茸。本地之白切鸡均肉嫩骨香,十分可口。一般饭店、大排档、酒店出售之白切鸡每斤价在30~50元。
安铺鸡饭说到白切鸡,也不得不介绍下廉江的安铺鸡饭。鸡饭摊一般在晚上5时多开市,摊位多在马路骑楼的会�。
廉江的地理环境、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有什么特色?
风俗民情游神,年例,廉江白戏,舞鹰雄,安铺八音,红橙节等。年例是南部讲白话的地区才有,所谓年例,亦即某个人家过年时节大摆宴席,请四方亲朋好友就餐,与办喜事类似,就算不认识主人也可入座就食。
而“游神”就是全廉江皆有。
所谓“游神”,就是过年时节某个村将其土地神“请”出,装上轿,青壮抬轿舞狮、小儿手执旌旗尾随,似军队出征状,舞狮先行,敲锣打鼓,穿村过巷而游,有些村乔装打扮,而有些村则平衣而游。所到之处,挨家挨户而停,各户为祈求土地神保佑,事先准备鸡鸭酒食、红包等祭拜,“神”到时,在门口打鼓敲锣、舞狮晃轿,末时,舞狮人舞狮上跃而“吞”红包,并烧炮而庆。各村有各村的“游神”日子,有些村小而不够人力不够规模就不游,一般不超过正月十五,一般村庄只游一天,“游神”之前的几个夜晚在土地庙里打鼓,称之为“屯兵”。 过户门前晃轿时,由于轿重,有时晃得太夸张了控制不住,四个人步子不协调,各自受到来自他人的摇力,似乎那轿不受自己控制,以至于越晃越摇,看似要倒的样子,迷信的抬轿人以及观众就认为那是“阿公”(或“老爷”,亦即土地神)在吃门前的祭拜品时因太过好吃而多吃多饮,导致“老爷”喝醉酒太过兴奋以至于轿不能停,认为那户人家今年有福了。
笔者认为抬轿人那些抬轿人像疯子一样晃轿的行为实在不可取,虽然极少,但还是有人因晃轿而摔伤。近年来某些村观念更新,不再追捧晃轿戏,不再认为神是一定要人来抬方能显示对神的尊重,改用车将土地神装上代替人力轿,所到门户,不再晃轿,途中游荡又方便快捷,值得提倡。 以前过年气氛浓厚,大家游神热情高,很多青少年参与,九十年代后期以来,打工仔们都是初六七就到珠三角返工,初六七之后的游神显得清冷寂寥,皆是一些中小学生当主角,特别是十三、十四左右的游神,几乎全是小男孩。
市**自2003年举办“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”以来,每年一次,直至2009年,2010年后改为家电家具博览会,这也成了廉江人的盛会,是每年廉江人齐聚城区的欢乐日子。地理廉江山水秀丽,南亚热带季风气候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土地肥沃,四季如春,自然资源丰富。矿产资源有金、银、铝、锌、锡、锑和花岗岩、石灰岩、玄武石等20多种,其中银矿和花岗岩蕴藏量名列广东前 高桥红树林茅。
全市宜林宜果牧丘山地153万亩,山塘水库2800多个,九洲江贯穿市境西南89公里,全市可开发利用水域面积16万亩。境内双峰嶂为湛江市最高点,海拔382米。全国闻名的鹤地水库,山清水秀,储水量达12亿立方米,水面积122平方公里,有“人造海”之誉。
董必武、邓小平、陈毅、郭沫若等****曾莅临考察并予题词。由鹤地水库引流出去的雷州青年运河灌溉了遂溪、雷州、吴川和湛江市区。史沿革1.始建前, 2.秦属象郡地; 3.汉属合浦县地; 廉江市罗州大道4.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; 5.南朝宋、齐,属高凉郡罗州县地。 6.南朝梁、陈,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。
7.隋朝,仍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。 8.唐高祖武德五年(公元622年)析石龙县建石城县,属罗州, (注:罗州城遗址在河唇镇龙湖村东侧,面积约6万平方米。 此遗址布局有仿唐代长安城的明显迹象。1962年,此城址被广东省****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其时,在县境之西及西南同时建招义、零绿两县。唐天宝元年,招义县改为干水县),此县名即为石城县之始。 9.唐朝武德六年(公元623年),罗州徙治石城县。 10.唐玄宗天宝元年,以濂江河取名,易名为濂江县。
11.宋朝,太祖开宝五年(972年)废罗州并废濂江、干水县,划入吴川,属辩州(今化州,太平兴国五年即980年,改辩州为化州)。 12.南宋孝宗乾道三年(1176年),复析吴川西乡置石城县,属化州。 13.元朝,属化州路。
14.明朝,洪武元年(1368年)属化州府。 15.七年(1374年)属化州。 16.九年(1376年)属高州府。
17.清朝,属高州府。 18.民国元年(1912年)至3年,属高州道。 19.民国3年(1915年),改石城县为廉江县,属高州道。 20.民国9年(1921年),废除道制,仍属高州善后处。
21.民国12年(1924年),属高雷廉钦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总指挥部。 22.民国15年(1927年),八属联军全部覆灭后,属广东南路行政公署。 23.民国25年(1937年),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公署。
24.民国38年(1940年)至新中国成立前夕,属广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 25.1949年11月11日:廉江县城解放,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。 26.1950年9月,属高雷专区。 27.1952年11月,属广东粤西行政区。
28.1956年2月,属广东省湛江专区。 29.1959年1月,廉江、遂溪、海康(南渡河以北部分)三县合并为雷北县,属广东省湛江专区。 30.1960年11月,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,届广东湛江专区。
31.1961年3月,撤销雷州县,恢复廉江、遂溪、海康三县。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。 32.1978年9月,属广东省湛江地。
廉江在三国时期是什么地方
廉江在三国时期属交趾部合浦县。春秋战国时期,廉江一带均属“百越之地”中的“南越”。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“取百越之地”,建立“象郡”。
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,廉江县属交趾部合浦县。三国时期建制没有变更。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。南朝宋、齐,属高凉郡罗州县地。
南朝梁、陈,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。